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原告如何收到民事诉讼送达
释义
    民事诉讼中,被告应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答辩状是被告行使答辩权利的文书,具有保护被告权益和帮助法院做出正确判决的重要作用。通过答辩状,被告可以回答和辩驳起诉方的事实、理由和请求,并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法院全面了解双方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合理、合法地处理案件。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送达需要原告一份答辩状吗
    民事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所持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反驳而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书面材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二、什么是答辩状以及答辩状作用
    1、什么是答辩状
    答辩状是被告(人)、被反诉人、被上诉人、被申请(诉)人针对起诉状、反诉状、上诉状、再审申请(诉)书的内容,在法定期限内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回答和辩驳的文书,是诉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种之一。答辩状是法律赋予处于被告地位的案件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其有处置答辩权的自由,可以答辩,也可以沉默。但由于答辩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答辩状有利于保护被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判明是非,做出正确的判决,因此应该对答辩权给予足够重视,积极以答辩状的形式提出答辩。
    2、答辩状的作用
    被告和被诉人通过答辩状,可以针对原告或上诉人提出起诉或上诉的事实、理由和根据以及请求事项,进行有的放矢的答辩,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出事实和证据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诉讼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要求,对如何合理合法及时处理好案件。
    结语
    答辩状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答辩状,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答辩状是被告行使答辩权利的一种方式,有助于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并为人民法院做出正确的判决提供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通过答辩状,被告可以清楚地陈述自己的理由和要求,并提供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因此,答辩状的提交对于案件的合理、合法、及时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二节 送达 第九十条 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能够确认其收悉的电子方式送达诉讼文书。通过电子方式送达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受送达人提出需要纸质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
    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送达信息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八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八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