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维护自己的劳动合法权益 |
释义 | 劳动者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可以采用协商、投诉、仲裁、诉讼四种方式。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应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无法解决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举报后仍存在争议的,可以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1、劳动者可以享受平等就业的权利 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就有享受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对于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方式来区别对待。 2、劳动者可以自由选择就业的权利 劳动者想要出售自己的体力或者是脑动力来获取报酬,可以自由地选择就业的权利,可以选址进入某一个行业或者是工作单位,任何人不能加以阻止。这样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长,喜好等来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 3、劳动者可以有获取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劳动合同是属于依法定制的,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定制不利于劳动者的条款,并强制要挟劳动者进行签名。 4、劳动者可以享受劳动安全卫生的保护权利。 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其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不能让劳动者处于危及生命的工作劳动。 5、劳动者有享受休息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里面的相关法律,劳动者是有休息的权利的,用人单位不得强制让劳动者不休息,或者是极少休息。 6、劳动者可以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购买劳动保险,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 7、劳动者可以享受技能培训的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里面的规定,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教育权利不仅仅是指在还在读书阶段的未成年人,还指参加工作之后,在接受的职业教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权利救济途径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