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土地政策是怎样的 |
释义 | 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保障 (一)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大项目用地预留空间。 (二)实施“两规”一致性处理,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落地。对省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双招双引重点项目,以及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教育、公共卫生、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民生工程用地,各区(市)在过渡期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前)可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进行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依据。 (三)优化控规编制成果。依据片区功能定位,科学评估控规实施情况,在满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承载力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产业业态、商业居住比例,优化街坊或地块控制指标,涉及容积率和用地性质等调整的,可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政发〔2019〕16号)规定的程序办理。 (四)优化存量工业用地规划管控。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将存量工业用地调整为其他用地性质但近中期不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在自有工业用地上新建建构筑物用以提升工艺水平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经区政府或产业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意见,土地使用权人承诺无条件服从政府实施规划时收回土地的前提下,允许办理符合工业用地规划管控要求的建构筑物规划手续,相关内容同步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管理系统。 (五)支持老旧小区增建服务设施。对在城镇老旧小区内及周边新建、改扩建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在不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因改造利用公共空间新建、改建各类设施影响居民日照间距、占用绿化空间的,可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基础上一事一议予以解决。 二、强化项目用地指标保障 (六)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将用地计划指标与急需落地项目精准配置,重点保障高质量项目、乡村振兴等市级急需用地项目以及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用地。 (七)实行“计划指标预支”助推急需项目落地。在上级部门确定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前,各区、市可预支2021年消化存量土地产生计划指标的50%,用于符合拿地条件、资金到位、急需开工的项目建设。 (八)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对立项明确分期建设的,或立项文件未明确、但经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分期建设项目,可分期开展用地报批。用地报批中涉及的耕地占补平衡、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压覆矿产资源调查等前置手续,压茬同步推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综上所述大家知道了我国土地政策有哪些了。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家平时也要爱护土地,保护土地,虽然土地是再生资源但是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建议合理空间规划,保护土地资源。 法律依据:《促发展稳增长若干土地规划政策措施》,推出23条政策措施,切实保障项目招引、落地、开工和建设。“23条政策措施”囊括了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用地指标、土地供应、审批服务、项目推进共五大类23条政策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