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遗嘱未表示是否接受 视为接受
释义
    

法律主观:
    


    一、拿到遗嘱是否表示接受继承权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所以,拿到遗嘱这个行为并不代表接受,要作出表示才算,例如:口头接受、书面接受等等。
    二、如何区分遗赠和遗嘱继承呢
    遗嘱继承和遗赠 作为立遗嘱人处分其财产的方式,有其类似的地方,如二者都是立遗嘱人以遗嘱处分遗产的单方 民事法律行为 ,都会导致遗产的转移,都须具备遗嘱的有效条件才能生效等,但两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
    (一)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
    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 法定继承人 以外的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二)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
    《民法典》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三)是否承担清偿死者的义务不同
    受遗赠人只享受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死者债务的义务。如遗赠人生前负有债务的,应先用遗产清偿债务,剩余的遗产再执行遗赠,但受遗赠人本身不负有清偿的义务;
    遗嘱继承人既有依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又承担在遗产继承的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
    (四)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
    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处取得遗产;遗嘱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以实现其继承权。
    三、放弃继承权应注意什么
    由于放弃继承是继承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米饭的》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此作出特别规定:
    1、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时间,应当在继承开始后至遗产分割前。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并对接受或放弃遗赠作了相应的规定“受遗赠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
    2、放弃继承的效力,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即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放弃继承的,视为其自继承开始就放弃继承权;不但对遗产不享有权利,对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不承担义务,而且对遗产的孳息也不享有权利。
    3、放弃继承一般不允许翻悔。放弃继承权,是指继承开始到遗产分割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放弃自己已取得的继承遗产的权利,完全自由地表示自己不愿意处于继承人的地位。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是一种单方面的法律行为,不必经过人民法院的批准或其他继承人许可。倘若允许撤回,不仅会影响遗产分割的进行,而且不利于继承关系的稳定,不利于公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4、继承人因不愿履行法定义务,如不想清偿被继承人债务,不愿承担抚养、扶养、赡养义务等原因而表示放弃继承的,必然损害他人的利益。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继承人因放弃继承权,致其不能履行法定义务的,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无效。”
    5、被放弃的继承份额的处理。被放弃的继承份额就在参加继承的继承人中分配。如果表示放弃继承的是遗嘱继承人,则放弃的份额应当转归法定继承人继承。如果放弃继承的是,其应继承份额由其他法定继承人按法律规定的继续继承继承;如果放弃继承的是被继承人的唯一法定继承人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归国家或集体享有。
    放弃继承权一般是继承人自己主动放弃可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但丧失继承权往往是因为继承人有一些法定情形,从而导致其继承权被剥夺了。法律中规定,放弃继承权的方式分为了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格外还需要注意,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权的时间。一般要求是在继承开始之后和遗产分割之前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3: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