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监视居住最长多少时间
释义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
    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对,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并且,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监视居住判决流程的一般步骤:
    1、起诉和审理: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被起诉并接受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检察官或相关机构可能会提出监视居住的请求;
    2、辩论和证据呈递:在审理中,双方将进行辩论,并呈递相关证据。监视居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可能会被辩论和评估;
    3、判决阶段:在审理结束后,法院将做出判决。如果法院认为监视居住是合理和必要的,他们可能会判决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
    4、监视居住决定:在判决中,法院将说明监视居住的具体要求和期限。这可能包括居住地点、时间限制、是否需要佩戴电子监控设备等;
    5、监视居住执行:一旦监视居住判决生效,被告人将需要按照判决的要求执行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的执行可能由相关执法机构或监管机构负责。
    综上所述,监视居住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限制比取保候审严厉,在时限上规定比取保候审短些并不影响侦查活动的开展。而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只要尽职尽责,在6个月的期限内通常能完成对案件的调查取证、审查起诉、法院审判工作,作出相应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6: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