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鉴定阴阳合同的效力? |
释义 | 1、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只要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有效合同。 2、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3、没有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 一、法院对阴阳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阴阳合同中阳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因为阳合同并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当然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至于阴合同,如果其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社会公德,不损害公共利益以及第三人利益的,则应当认定为有效的;如果不符合上述规定也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 二、合同无效应当如何确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要注意下列问题: 1、遵循不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 2、慎重甄别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3、认定合同无效一般应以当事人请求为前提,法官不要轻易主动地去认定和宣告。 三、阴阳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内容不同的合同。阴阳合同一份是内部的,一份是外部的,其中一份不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而是为了逃避国家税收,内部是双方的真实意思,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阴阳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利益,也预示着风险。虽然签订阴阳合同是违反国家行政法规的,但签订阴阳合同并不意味着合同无效。在法律层面,只有合同无效的部分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如果合同中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部分仍然是合同的有效部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