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应诉答辩的庭前准备要点
释义
    一、庭前准备阶段
    1、事实整理
    (1)了解当事人的真实诉求和潜在需求,对案件进行初步分析,给予初步建议;(展示专业能力和专业形象)
    (2)接受委托后,与客户进行全面沟通,查阅相关资料,同时制作详细的工作底稿。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要保存复印件,将原件交还当事人;
    (3)整理案件代理思路,制作补充问题清单及补充材料清单,让当事人书面回复;
    (4)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特别是对案件办理至关重要但当事人无法提供的材料,律师需要调查取证;
    (5)初步确定案涉法律事实、待证事实。
    2、法律观点梳理
    (1)判断法律关系性质,选择案由(强化案例检索和学习),确定诉讼请求(考虑请求本身是否清晰明确、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是否充分可靠);
    (2)就对方请求事项逐项进行答辩/抗辩,考虑是否需要提出反诉请求、追加第三人等;
    (3)围绕聚焦本案争议焦点所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梳理和检验法律依据、判例经验、法理支撑;
    (4)应高度重视保全续保的问题,做好对当事人的提示工作。
    3、对方观点预判
    (1)预判对方可能引用的法律规范、(建议大量研读类似案件判决书)、对要件事实的观点、对证据的观点;
    (2)分析对方提交相反证据和核心证据的证明目的。
    4、案件核心争议点归纳
    (1)切勿遗漏潜在争议点;把握和厘定核心争议焦点的争锋性;
    (2)充分了解对我方不利的材料,找出其形成、形式、内容、时间及与其他证据的一贯性等方面的瑕疵;
    (3)区分有争议事实和无争议事实,形成、精简修正、检验争议点清单。
    二、庭审准备阶段
    1、证据整理
    (1)开庭前系统整理主诉证据或者被告的应诉答辩证据;
    (2)预判相对方可能提出的对抗性主张和观点,组织反驳证据和补强证据;
    (3)梳理其它可能影响裁判者心证的证据;
    (4)开庭前完成证据形式合法性的准备(开庭前一周完成证据原件核对,开庭前一个月完成证据翻译或公证认证手续)
    (5)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同时制作证据目录,说明证据来源和证明内容。
    2、庭审方案准备
    (1)全面归纳和梳理案涉主要争议焦点(包括事实争议和法律争议);
    (2)进行充分的法律检索(相关案例和裁判观点),并摘录整理;(关注己方主张的法律条文及其适用的例外情况)
    (3)开庭前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就证明内容与待证事实发表质证意见;(可将质证意见拷贝给法官和书记员)
    (4)对于争议较大的事实,预先拟定若干需当庭提出的问题向对方提问;
    (5)草拟初步的代理意见/答辩意见,作为开庭时发表辩论意见的提纲;
    (6)庭审前征询当事人意见,是否愿意调解(文件当事人自己签字+代理律师签字)。
    3、与当事人的沟通
    (1)开庭一周前,就庭审策略、案件事实梳理及证据原件核对等事宜,与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打消当事人出庭的紧张感;
    (2)对出庭当事人作庭审辅导,谨慎确认有关事实;
    4、其他开庭材料准备
    (1)律师证原件、加盖律所公章的公函;
    (2)若当事人或己方证人出庭或旁听,事先通知其携带身份证原件。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