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构成资敌罪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构成资敌罪的要件为:1、中国公民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上是故意的;3、客体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4、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战时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接受作战任务或突然遭到敌人袭击、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处理突发暴力事件时。 法律分析 构成资敌罪的要件有: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均可构成本罪,但构成本罪主体的只有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2、主观上是故意的; 3、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4、客观上,行为人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所谓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接受作战任务或突然遭到敌人袭击时,当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处理突发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拓展延伸 资敌罪的构成要素及其法律适用 资敌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泄露、篡改、破坏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其构成要素包括:一是客观要素,即实施非法行为获取、泄露、篡改、破坏国家秘密;二是主观要素,即有故意犯罪的主观动机和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资敌罪必须同时具备客观和主观要素。在法律适用上,资敌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依法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构成要素的具体解释和刑罚幅度的确定,需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和裁判。 结语 资敌罪是一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素包括客观和主观要素。在实施非法行为获取、泄露、篡改、破坏国家秘密的同时,必须具备故意犯罪的主观动机和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资敌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具体案件的解释和刑罚幅度的确定,需综合考量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作为律师编辑,我们应当加强对资敌罪的认识,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