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货币局制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 1、选定锚货币 本币对锚货币的汇率锁定。这要求锚货币币值稳定、信用良好、具有完全的可兑换性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选择锚货币时要考虑本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 早期的锚货币有英镑、美元和黄金。目前拉丁美洲国家大多选择美元, 东欧和俄罗斯联邦国家一般以德国马克为锚货币。 本币和锚货币之间的汇率由法律规定, 例如, 美元是港元的锚币, 港币对美元的法定汇率是7.81,爱沙尼亚"克容"(Kroon) 与锚币德国马克的固定比价是81。一旦法定汇率受到压力, 出现大幅度变动的趋势, 货币局就要出手干预, 以保证汇率的相对稳定。 2、本币挂钩 本币完全可兑换在货币局制度下, 本币与锚货币完全可兑换, 无论是经常项目下的货币流动还是资本项目下的货币交易都不受限制。这项要求让仍然实行资本项目管制的国家望而却步, 也让已经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不得不经受国际金融投机浪潮的考验。 原则上, 货币局只负责维持汇率恒定而不处理具体的兑换业务, 居民或非居民的货币兑换由商业银行负责经营。 3、本币发行量与外汇储备量对应 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性, 货币局须持有足够被锚币发行国(anchor country) 接受的储备资产。严格的货币局制度要求外汇储备相对于本币发行量的准备率达到100% , 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货币局随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操作以保卫本币。 考虑到外汇资产大多以外国债券的形式存在, 为了防止债券价值下降, 准备率一般略超过100% , 达到105% 甚至110%。在这个意义上, 货币局制度是最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4、货币局没有决定权 对货币局来说, 惟一的任务就是在法定的汇率下随时进行本币与锚币的公开市场操作, 保证法定汇率的稳定。货币局在金融市场上的操作完全是被动的, 这是货币局与中央银行最明显的区别。 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购买政府债券, 帮助政府弥补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差额, 并通过这种操作控制货币发行量以及国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但是在货币局制度下, 本币发行量只能与外汇储备的数量和法定汇率挂钩, 货币局不能应政府扩张财政的要求增加货币发行量。因此, 政府只能根据税收和向公众发行债券的数额量入为出。 理论上, 该国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水平将最终与锚币发行国一致。 5、货币局不得持有商业银行的债券 与传统中央银行不同的是, 货币局不能购买商业银行债券, 商业银行运营发生困难时不能向货币局发行金融债券以获得帮助, 即使商业银行面临倒闭, 货币局也不得出手干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三条 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外结算;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五)发行金融债券; (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八)从事同业拆借;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