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可再生能源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 |
释义 |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的,来源于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自然能源。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的,来源于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自然能源。相比传统能源,它具有清洁、环保、低碳等优点,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手段。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可再生能源包括:1. 风能:指大气中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动能。2. 太阳能:指从太阳辐射中获取的能量。3. 水能:指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下落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动能。4. 生物质能:指以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为原料,经过加工或者直接利用方式得到的能源。5. 地热能:指地壳深部岩石和土壤中由于地球内部热源而储存的热能。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占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7.4%左右。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了900多GW,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居前两位。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的,来源于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自然能源。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类型,还有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如海洋能、氢能等。随着社会环境和能源需求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将逐渐成为主流能源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的,来源于自然界中不会枯竭的自然能源,包括但不限于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