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孤独死者的遗产归属问题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当一个人过世时,如果没有亲人,其明下的资产将归属于谁以及无亲属死亡后遗产怎么处理的法律法规。遗产继承方式分为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和法定继承,其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法律分析 一、当一个人过世时,若没有亲人,其明下的资产将归属于谁? 当自然人过世时,如果没有继承人,遗产将会用于清偿债务和税费。如果没有债务或税款,遗产将归国家所有。而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遗产将归集体所有。 一、无亲属死亡后遗产怎么处理 自然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遗产用于清偿债务和税费,如果没有债务或者税款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集体所有。《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二、遗产的继承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拓展延伸 老人名下没有财产怎么分割? 1.继承方式多,谁的效力高? 在我国,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结语 遗产继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正确地处理遗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如果没有继承人,遗产将会用于清偿债务和税费,如果没有债务或税款,遗产将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遗产将归集体所有。同时,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是遗产继承的常见方式。我们应该了解每种方式的含义和法律规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