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工险和灵活就业险的区别 |
释义 | 职工险和灵活就业险的区别: 1、参加的险种不同。灵活就业险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不过部分地区是可以参加失业保险。职工险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五种保险; 2、缴费基数不同。灵活就业险以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职工险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依据的基础数据不同; 3、缴费比例不同。灵活就业险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险的社保缴费由单位缴纳一定比例,自行缴纳一定比例; 4、缴费主体不同。灵活就业险个人承担全额费用。职工险缴纳社保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用人单位承担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并且由单位代扣代缴社保费用; 5、户籍限制不同。灵活就业险个人缴纳社保必须拥有当地户籍,没有当地户籍只能参加城镇职工社保。职工险缴纳职工社保没有户籍限制,只要是全日制上班都可以缴纳; 6、缴费意愿不同。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缴纳社保费用,后者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社保。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8、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费。 综上所述,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