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从童年到成年,三个阶段划分明确 |
释义 |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满16周岁以上),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根据《刑法》,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需负刑事责任,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重罪也需负刑事责任。对于未满16周岁的人,可以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 法律分析 一、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已有相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够根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因而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二、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 三、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即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已满16周岁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完全负刑事责任。而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而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来说,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负相对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未满18周岁的犯罪者,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满16周岁的人不予刑事处罚,他们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加以管教,政府也可以进行收容教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一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社会观护、教育矫治、社区矫正等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五十三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刊登、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广告;不得在学校、幼儿园播放、张贴或者散发商业广告;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