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档案如何保管? |
释义 | 劳动合同档案一般是由工作单位来保管的。当事人所说的档案,通常是指个人档案,是由单位保管的,跟随个人的工作,因此劳动合同作为个人重要文件,包括个人工作简历等等,通常会记录。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因此档案也体现当事人的工作单位情况。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一、劳动合同存档的作用是什么 公司职工花名册记载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劳动合同期限供平时工作中查阅,每年存入文书档案保存。劳动合同一式两份,劳动者和公司个一份,公司的一份保存在个人档案,解除劳动关系后随档案移交就业服务中心。可以将以前的劳动合同和离职证明放进档案里。 1、有的公司(特别是大部分外资企业或者是部分国内大企业),工龄不同,工资或者是年假等其他福利会有不同。通常是工龄越长,好处越多,不只是事业单位。 2、单位统一保管不容易丢失。 二、劳动合同如何存入档案 1.按属地原则,分级管理原则,用人单位向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提交资料。 2.用人单位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录用登记手续和劳动者与其他劳动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审查后,在劳动合同书上加盖“劳动合同备案”专用章。 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合同生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