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关治安调解程序的提示 |
释义 | 治安调解程序的注意事项包括:细致调查取证、了解当事人情况并制作询问笔录、进行批评教育和法律宣传、询问当事人意见、以事实和法律为依据说服达成调解协议,并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协议书。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增加一次。依据乡镇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第59条。 法律分析 治安调解程序注意事项如下: (1)在调解前,要对案件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取证,以取得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分清责任。 (2)是向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制作询问笔录。 (3)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进行法律宣传。明确告知法律规定的治安调解的内容、达成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依法履行调解协议及调解未达成协议、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等。 (4)是询问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态度和意见。 (5)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说服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调解协议书。 (6)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 法律依据乡镇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第五十九条 拓展延伸 治安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与指南 治安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与指南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以帮助当事人了解和应对涉及治安纠纷的法律程序。在治安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通过该指南了解适用的法律条款和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指南还提供了解决纠纷的步骤和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要点和注意事项。此外,指南还涵盖了常见的治安纠纷类型,如邻里纠纷、盗窃、侵犯人身安全等,为当事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和实用信息。通过遵循该指南,当事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治安纠纷,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宁。 结语 治安调解程序的注意事项包括:案件调查取证、制作询问笔录、批评教育和法律宣传、了解当事人态度、以事实和法律说服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协议书等。根据乡镇法律服务业务工作细则第五十九条,治安纠纷解决的法律程序与指南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帮助当事人了解和应对治安纠纷的法律程序,保护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场所秩序,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公民个人健康信息,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公民个人健康信息等,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