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更好的维护企业利益 |
释义 | 企业法务人员既是法律职业人员,同时又是公司内部人员,与企业的业绩相关联。当企业风险与其职工权益或薪职利益发生矛盾时,必然会三缄其口,甚至会出卖企业利益。而律师是“旁观者”,并不从经营收益中直接受益,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判断风险(特别在防止合同诈骗的方面),而律所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企业具有选择权),更能激发了律师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动性。 一、公司法务与律师的区别 1、法律地位不同。在法律上,律师必不可少,法务可有可无。 2、服务对象不同。大部分律师都是社会律师,一般都会供职于某家律所,其服务对象可能非常多样。企业法务服务的对象就是其供职的企业,其服务内容就是满足企业在法律事务上的需求。 3、工资收入不同。律师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案件中的律师费用,每个律师或每个律师团队都直接决定了自己能够挣到多少钱,法务则不一样,法务一般工资由企业根据法务工作的情况决定。 4、律师打交道的对象不同。诉讼律师会往返于当事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之间,非诉讼律师则与委托公司或个人,业务相关国家单位等打交道。而公司法务通常是公司内部的同事,也会包括外聘的律师等。 5、职业发展路径不同。律师经历的是律师助理到律师再到合伙人,公司法务经历的是从法务助理到法务专员到法务部门主管这一职业发展路径。 二、从资本结构的形式上认识公司治理问题 1、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其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的分离。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分别归属于投资人和债权人(如果企业有负债)。企业资产是形成企业经济实体的基础,其所有权归属决定企业的所有权归属。由此可见,企业1旦举债,则企业的所有权人就不止只有投资人,还应包括债权人。 2、资产所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必须通过由企业经营者“控制”的资产经营运动才能实现。根据所有权的原则,因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应归资产所有者(包括债权人)所有。同时也产生风险,包括道德风险或经营风险。此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当然也归属于资产所有者——投资人和债权人。这就产生了代理成本: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 3、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研究如何确保公司资金的提供者能获得投资收益。出资者如何使得管理者分1部分利润给他们?如何防止管理者偷窃他们所有的资本或胡乱运用他们所有的资本?如何控制管理者?公司治理可以从公司管理受多种利益相关者影响这1角度来定义,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银行、雇员、供货商与客户以及政府,此外产品市场、公司法等制度因素也影响公司治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