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小学阶段的一补教育意义何在?
释义
    中国政府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该政策免除了学杂费和书本费,并逐步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实行该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公共财政要求的重要举措。根据《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政府保障。
    法律分析
    这里的一补,指的是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政策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实行“两免一补”是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德政之举,也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
    法条参考: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拓展延伸
    小学阶段补习班:提升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
    小学阶段补习班在提升学业成绩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补习班为学生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展课堂所学知识。通过补习班的辅导,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信心。补习班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和提升学习兴趣。此外,补习班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同学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综上所述,小学阶段补习班是提升学业成绩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支持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结语
    两免一补政策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而实施的资助政策。通过免除杂费和书本费,并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该政策旨在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实行这一政策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善政举措,同时也是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明确了人民政府保障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所需经费的责任。综上所述,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8修正):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第三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兴办的校办产业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修订):第二章 义务教育 第二十一条 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与学校就入学、转学安排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处理。
    接到申请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委托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入学、转学建议,并根据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和提出的入学、转学建议,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残疾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意愿,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转学安排作出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