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地签的是劳务合同还是劳动合同?
释义
    工地签的是劳动合同。
    工地劳动力也需要签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从法律意义上,农民工和建筑公司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一般发生工伤等事件需要建筑公司承担责任。如果公司为农民工购买保险的话,建议与农民工签订个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集体劳动合同。这样对缴纳社会保险部分,可以直接约定为公司以工资形式支付给农民工,不另行缴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一、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区别是什么?
    1、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中接受劳动的一方须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须为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无限制(可双方为单位、自然人;亦可一方为单位,一方为自然人)。
    2、地位不同。
    劳动合同属于隶属关系,雇员成为雇主的成员,须遵守雇主的规章制度,具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中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3、社会保障不同。
    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劳务关系中无此法定义务。
    4、提供劳动一方遭受人身损害的救济不同。
    劳动关系:工伤保险或人事制度或侵权责任(都是无过错责任);劳务关系:用人单位承担过错责任。
    5、适用法律不同。
    劳动关系:《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系前置程序);劳务关系:《民法典》。
    劳务关系基本特征
    1、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在人身上不具有隶属关系。
    2、工作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基于民事法律规范成立,并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
    4、主体具有不特定性,提供劳务方和用工方都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是其他组织。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