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分别是谁? |
释义 | 委托合同确定了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角色和权限,根据法律规定,被委托人在授权范围内代表委托人进行法律行为。合同需满足法律要求,双方自愿签订,内容合法合规,方可生效。 法律分析 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被委托人,也称”受托人”,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代理委托人从事民事、商事活动或诉讼、仲裁活动的人。 依据委托协议而定,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被委托人在委托人授权的权限内从事的民事、商事法律行为对委托人生效。 《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第九百二十条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 合同授权委托书有效吗? 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并是双方自愿签订,并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关于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哪个是自己的内容,大家可以详细了解下。 拓展延伸 揭示委托关系的主体身份: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确认 在确认委托关系的主体身份时,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代表或执行某项任务、行为或决策的个人或实体。被委托人则是被委托人选定的、有能力履行委托任务的个人或实体。确认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有助于确保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保护,并为委托关系的有效执行提供依据。这需要仔细审查相关文件、协议或合同,并可能需要调查相关方的背景和信誉。对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进行准确确认是建立稳固、可靠的委托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确保双方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关键。 结语 委托合同中,委托人是指委托他人为自己办理事务的人,被委托人是指接受委托代理委托人从事法律行为的人。根据委托协议,被委托人在授权权限内从事的法律行为对委托人具有法律效力。确认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对于保护双方权益和有效执行委托关系至关重要。确保委托合同的签订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订,合同内容合法合规,才能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准确确认委托人和被委托人身份是建立可靠委托关系和保护双方利益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三十九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律师收费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 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设立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