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成年人如何制定遗嘱?
释义
    未成年人无法立遗嘱,只有年满16周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到法律保护,法定继承时应予以特殊照顾,遗嘱继承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对剥夺未成年人法定继承份额的遗嘱可宣告部分无效。法院应确保未成年人合法继承权的实现,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仍享有对双方遗产的继承权。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需遵循法律规定,避免侵权行为。
    法律分析
    一、对于公民未成年怎么立遗嘱?
    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所以不可以订立遗嘱,只有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才可以立遗嘱。因此,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立遗嘱。其他的未成年人还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不可以立遗嘱,即使立下遗嘱,也是无效的。
    二、未成年人继承权怎样保护?
    (一)在法定继承中依法对未成年人的继承份额予以特殊照顾,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不具有成年人一样的劳动能力,为了维持其生活和保障其健康成长,一般在分配遗产的份额时,都要予以适当照顾。根据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之间分割遗产时,如果继承人情况基本相同,一般可以平均分配。但对未成年继承人,应当照顾”。适当照顾的标准,应以未成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来决定。
    (二)在遗嘱继承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被继承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处分财产的,应对未成年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对于以遗嘱剥夺未成年法定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应当宣告遗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保证未成年继承人相应的遗产继承份额。
    (三)以强制力确保成年人的合法继承权。对于侵犯未成年人继承权的行为,涉及未成年人继承权的纠纷案件,受诉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判决,在其他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内容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依申请依法强制执行,确保未成年人合法继承权的享有和实现。
    (四)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仍然依法享有对父、母双方的遗产继承权,且该继承权的实现受到法律的保障。
    关于未成年人继承权的保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由于未成年人的年龄小,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多数人利用这一点,霸占遗产,不给或者少给未成年人遗产,这样就造成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丧失,不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遗嘱的相关条件,必须在具备相关构成要件的情况下才可以使得遗嘱具备法律效力,而未成年人显然是不符合条件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合法的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因此不能立遗嘱。对于未成年人的继承权,法律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中特殊照顾未成年人的继承份额,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宣告无效或部分无效的遗嘱,以及强制执行法院判决等。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仍享有对双方遗产的继承权,受到法律的保障。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