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男性婚姻年龄限制
释义
    男性几岁可以结婚?未达法定婚龄结婚的法律后果?少数民族男性的法定婚龄?我国法律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早于22周岁,未达法定婚龄结婚无效,不享受夫妻权利义务。少数民族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变通规定。法定婚龄促进家庭和谐,男性承担责任,法律适应社会不同需求。
    法律分析
    一、男性几岁可以结婚
    法定婚龄的确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因素,即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因素。我国《民法典》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二、未达法定婚龄就结婚的法律后果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是不可以领取结婚证的,即使领取了结婚证,婚姻也是无效的,不享受法律上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的,双方都符合了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后,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登记后,双方建立起婚姻关系,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民法典所规定的结婚条件时起算。
    现实生活中,仍有人认为,欠缺年龄这一条件而提早结婚,除了不能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在法律上不是夫妻关系外,没有其他什么在实质的影响,两个人事实上已经过起了夫妻的生活,和真的结婚有什么区别呢。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婚姻关系无效,解除关系法院不予受理。
    三、关于少数民族男性的法定婚龄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婚姻习惯的特殊情况,可以依据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1994年2月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条例的原则,结合各地民族婚姻登记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为此,各自治地方相继出台各种补充规定。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男性的法定婚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的和谐,男性也能够懂得肩负责任。另一方面,法律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了民族地区男性的结婚年龄,结合了当地的生活,采取了区别对待,这也是法律在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结语
    男性的法定婚龄是根据身体发育和智力成熟情况以及社会因素来确定的。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结婚。如果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就结婚,将无法领取结婚证,并且婚姻也是无效的,不享受法律上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然而,一旦双方都符合了法定结婚年龄,可以到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登记,建立起婚姻关系。对于少数民族男性,根据地方情况可以制定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法定婚龄的规定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并使男性更加负责任。同时,法律也根据实际情况,在民族地区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措施,以适应不同社会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六十二条 国家鼓励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共同进行医学检查或者相关健康体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条例规定的婚姻登记证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式样并监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4: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