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征收原始取得的说法正确吗? |
释义 | 征收原始取得的说法不正确,征收是以行政权取得集体、个人财产所有权并有适当补偿的行政行为,属于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又称固有取得,是指非依他人的所有权而取得所有权,如生产、收取孳息等,两者之间的性质概念不一样。 征收是指征收主体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权取得集体、个人财产所有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行政行为,征收时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中国的原始取得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税收。 继受取得依据: 1、买卖合同:民事主体双方达成协议,出卖人一方将出卖财产交给买受人一方所有,买受人接受此项财产并支付价款。通过买卖,由买受人取得了原属出卖人的财产所有权。 2、赠与、互易:赠与人自愿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一方以金钱之外的某种财产与他方的财产相互交换,也可导致所有权的移转。 3、继承遗产:继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4、接受遗赠:自然人、集体组织或者国家作为受遗赠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赠的指定,取得遗赠的财产。 5、其他合法原因: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财产所有权,如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合股集资的方式组成合法经济组织,形成新的所有权形式。 一、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的区别 (一)物权的取得不同 1、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 2、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 (二)包含内容不同 1、原始取得:劳动生产、收益、添附。 2、继受取得: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 征收一般是国家在建设中有偿征收土地资源,被征收的对象需要按照当地政府的制度配合工作。在征收的过程中需要签署相应的征收协议,具有法律效力。继受取得的很多形式中也是类似的,例如买卖合同、赠与、互易、继承遗产以及接受遗赠等都需要有合同协议来证明法律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