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诈骗行为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释义
    诈骗行为包括侵犯财产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额财物,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客体、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和刑期不同;网贷遇到诈骗行为报警有效,可要求犯罪嫌疑人退还赃物。
    法律分析
    一、什么情况属于诈骗行为
    属于诈骗行为的情况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有何种不一样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区别为:
    1.客体不同:
    (1)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诈骗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2.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
    (1)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
    (2)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3.刑期不同:
    (1)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等等。
    三、网贷遇到诈骗行为报警管有用吗
    网贷遇到诈骗行为报警管用,被骗金额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的,二十年内报警有效,未达到标准的,六个月内报警有效。
    1.如果贷款被骗,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把钱还上,但这不是绝对的。如遇网络诈骗,建议在网上犯罪举报网站或拨打110报警,并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欺诈;
    2.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后,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退还赃物。一般来说,犯罪嫌疑人为了取得被害人的谅解,获得法院的轻判,会主动退还赃物;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如果被骗了,一定要报警。警方破案后应免除其责任,否则承担不良后果,银行向借款合同当事人追偿。
    结语
    诈骗行为涉及公私财物所有权的侵犯,主体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客体不同,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刑期不同。网贷遇到诈骗行为应及时报警,被骗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有效期为二十年,未达标准的有效期为六个月。报警可以追回被骗财物,但需注意警方破案后应免除责任,否则需承担不良后果,银行可向借款人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