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构成前科的条件是怎样的 |
释义 | 前科的构成条件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再次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有前科又犯罪的人应从重处罚,除非是过失犯罪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对于有前科的盗窃犯,同样适用累犯原则,即必须从重处罚,具体刑罚应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 法律分析 一、构成前科的条件是怎样的 1、前科的构成条件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罪的。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二、有前科又盗窃会怎样处罚 盗窃有前科受过刑罚处罚,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②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 ③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前科的构成条件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又犯罪。对于有前科且再次盗窃的个体,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将会从重处罚。在确定刑事责任时,应遵循从重处罚的原则,即对累犯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