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的收益分配规则是怎样的? |
释义 | 公司收益分配顺序及法定公积金提取规定:先弥补亏损,再提取法定公积金,最后提取任意公积金,具体比例由股东会决定。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立案标准:犯罪所得及收益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有过类似行为的;涉及特定领域的物资;导致无法追究上游犯罪和财物损失无法挽回;其他妨害司法机关追究行为。 法律分析 一、公司收益的分配顺序是怎样的 1、公司收益的分配顺序为:(一)弥补亏损,即在公司已有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时,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二)提取法定公积金,即应当提取税后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三)提取任意公积金,即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的提取比例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定。任意公积金不是法定必须提取的,是否提取以及提取比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 2、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五)》 第四条分配利润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作出后,公司应当在决议载明的时间内完成利润分配。决议没有载明时间的,以公司章程规定的为准。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结语 根据公司收益的分配顺序,首先应弥补亏损,其次提取法定公积金,最后提取任意公积金,具体比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五)》,公司应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载明的时间内完成利润分配。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立案标准包括金额、行政处罚记录、涉及的财物等因素。以上是根据法律依据对应的规定进行总结。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第四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