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释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通过会计工作表现出来的,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却不仅仅表现在会计领域。从目前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须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1.加强会计制度方面的建设。会计制度建设包括会计制度本身和会计制度执行两个方面。在我国,相比较而言,会计制度的执行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正确处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可供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使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鉴别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切实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目标挂钩;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现阶段应积极培育和完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和兼并市场等外部竞争市场,让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4.改进会计管理体制,适度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目前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通过在上海等地的几年试点看,会计委派制度可以改变原有会计管理体制下的弊病,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行委派,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站在委托人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相对独立地处理会计事务,使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可靠,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5.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在监督范围和监督内容上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处理好监督检查的交叉、重复和执法疏漏的矛盾。同时,行政监督要与社会监督相衔接,构建全方位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的核心在于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一是要制定完善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执业人员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二是建立约束机制,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定法律责任,确保社会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7: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