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如何分 |
释义 | 遗产分割应先分出他人财产,确认子女对家庭共有财产的权利。直接参与积累的子女应得份额应从共有财产中划分出来。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所有权属于他们,父母仅代理。父母死亡时,应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与父母的遗产区分开,不能将其作为父母的遗产分割。 法律分析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对于早已参加工作(劳动),并直接参与了家庭共有财产积累的子女,应当肯定他们对家庭共有财产的权利。在父母死亡并确定其遗产范围时,应从共同共有的家庭财产中将直接参与家庭共有财产积累的子女应得的份额划分出来。 对于未成年子女通过创作获得报酬或奖励物品以及通过接受赠与、遗赠和继承等方式所获得的财产,其所有权应属于未成年子女的,只是暂由父母代理。当其父母死亡,对其遗产进行分割时,应当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同父母的遗产区分开,不能作为父母的遗产来分割。 拓展延伸 家庭共有财产分割:遗产分配的法律原则和实施方法 家庭共有财产分割是指在遗产分配过程中,根据法律原则和实施方法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财产进行合理分配。法律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和合法原则。公平原则要求根据各方的贡献和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平等原则要求在分配过程中不偏袒任何一方,保障各方的平等地位;合法原则要求分配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方法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或者通过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如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贡献程度、抚养义务等,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公正和合理。 结语 遗产分割应遵循公平、平等、合法的原则,尊重各方的权益。对于直接参与家庭共有财产积累的子女,应肯定其对遗产的权利。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应区分开来,不能作为父母的遗产来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各方的贡献、需要和法律规定,确保分配公正合理。在实施中,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 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