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青少年上网的法律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上网本身并不违法,但是他们是不被允许在网吧等场所上网的。如果网吧允许未成年人上网,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将会被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未成年人上网并不是犯法的行为,上网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但未成年人是不能到网吧等场所上网的,网吧让未成年人上网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六条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上网的法律规定及责任承担 未成年人上网涉及到一系列法律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在上网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限制。首先,未成年人需要遵守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其次,未成年人需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得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此外,未成年人上网还需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泄露自己的个人隐私。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未成年人,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因此,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结语 未成年人上网需遵守法律规定,保护其权益和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应遵守网络安全、道德规范,保护个人信息。违反规定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共创良好网络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六十六条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七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网络产品、服务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有权向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或者网信、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