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合并股份如何分配 |
释义 | 公司合并后,股份分配坚持以下原则。 1、创始人必须要有控股地位。 2、创始团队优势互补,股份梯次安排。 3、预留股份给未来人才。 4、股权激励,确保核心动力源泉。 5、顶端控制权设计要封闭,底端股权激励设计要开放。 一、股权投资有标准吗? 股权投资分配是有标准的,且一般由创始人协商确定,做到合理、公平。股权投资是为参与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经营活动而投资购买其股权的行为,约定时坚持公平公正为核心,保证创业者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要实现股权价值的最大化。 二、期权和股权有什么区别 股权:股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即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 期权: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区别: 股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都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一种所有者权利。简单地说,拿到股权,说明已经是公司的股东了。“期权”是一种权利,是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这个权利可能会在公司上市后行使,也可能会在上市前行使。简单地说,拿到期权,只表明其有可能是公司的股东。 三、股权收购相比公司合并有哪些局限 股权收购,指的是收购者以现金、股票或者其他有价证券作为对价,向目标公司的股东购买股份,获得对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进而取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在股权收购中,交易的主体是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交易对象是目标公司的股权,收购方最终取得的是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股权收购,相比公司合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股权收购实际实施过程复杂股权收购虽然法定程序简单,但实际运作过程复杂,这主要表现在收购公司要同目标公司为数众多的股东打交道,订立股份出让协议。这种交易的分散性无疑会使收购的运作趋于复杂。2、股权收购不利于被收购公司的全部、有力控制股权收购中,被收购公司在法律上依然作为独立的主体存在,依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收购公司只是作为其控股股东对其进行控制。而且这种控制既可以是全部股份下的完全控制,也可以是部分股权收购下的部分控制。这种控制程度显然不及公司合并中的控制程度。3、股权收购有时不利于收购当时公司的税收利益股权收购后,被收购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仍是纳税主体,同公司合并相比,其税收利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