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正确认识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释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鉴定结论为七种证据之一,同时又规定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可见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员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判断。毋庸置疑,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作出的鉴定结论一般是可以信赖的。当然,也不承认,目前还存在着有的鉴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技术设备陈旧滞后;掌握的检材不充分,以及有的鉴定人员政治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以致有的鉴定结论难免有缺陷,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办案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刑事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之一,它除了与其他证据具有共同的要素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作出的结论,它比其他证据更具科学性。鉴定结论一旦被司法人员审查和确认后,其证据效力更强。其次,鉴定结论一般只就查明的案件事实中某些专门性问题作出鉴别和判断,而并不能就法律问题作出结论。再次,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根据鉴定材料所观察到的事实,在分析研究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提出鉴别和判断的结论,这就要求鉴定人具有相当程度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司法实践中,案件承办人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上级部门的鉴定结论一定是正确的,级别越高,权威性越大,似乎理所当然地应将其作为定案的依据。其实不然,不同部门或同一部门不同级别的鉴定结论其地位是相同的。无可厚非,上级部门的技术力量、检测手段、设备等相对来说是更优势一些,作出的鉴定结论也相对更具有科学性。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上级部门也有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鉴定结论,这样的事例在司法实践中并非没有。因此,笔者认为刑事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不管是哪个部门,哪个人作出的都必须经过认真的审查确认后,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一、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鉴定,提出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以准许:
    1、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2、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3、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4、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因此,对司法鉴定意见有异议并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区别对待:1、对于鉴定机构或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质、鉴定程序严重违法、对鉴定依据的技术、理论、操作方法及其他专业知识等专门性问题提出异议且该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以及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应认定该鉴定书缺乏生效要件和有效要件,鉴定意见不能成立,重新鉴定申请应当准许。2、对于有缺陷、有瑕疵的鉴定意见,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不予重新鉴定。在实践中,当已作出的鉴定意见经审查发现下列情形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或依照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补充鉴定:(1)原鉴定意见并未全部、彻底解决所有与待证事实有关的专门性问题;(2)法院在先前委托鉴定时本应提出需要解决的有关专门事项,但限于某种原因和疏忽大意而没有提出;(3)原鉴定意见不够明确、具体等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