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卫生监督所职能执行的法律法规(卫生监督所法律法规有哪些) |
释义 | 1.卫生监督所法律法规有哪些 卫生监督所法律法规有:《卫生监督员手册》、《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食品卫生管理员规范》、《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业卫生规范》,《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认证程序》、《职业病医师管理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深海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职业卫生专家库管理办法》。 2.卫生监督管理所的职责 卫生执法监督机构主要职责: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依法在公共卫生、医疗保健领域、包括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机构(包括医疗、预防和采供血机构等)和卫生执业人员许可、开展综合性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1、组织和拟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2、负责卫生许可和执业许可的申请受理、初审、上报和批准后证书发放的具体工作; 3、组织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定期上报抽检结果; 4、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向社会通报卫生监督结果; 5、对卫生污染、中毒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等进行调查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提出处理意见; 6、组织现场监督检测、采样工作; 7、负责卫生监督信息收集、整理、分许和报告; 8、负责对卫生监督员法律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 9、负责对卫生监督执法的投诉、举报的受理和查处工作; 10、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11、开展新、扩、改建工程的选址、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12、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任务。 在监督方面,涉及:食品(现部分地方已移交食药部门)、公共场所、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危害机构、医用放射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执法检查,涉及法律、法规和规则特别多,大概有7部法律、40多个法规、400多部规章。希望能帮到你。 3.艾滋病卫生监督与管理可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依据 (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 第10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二)江苏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33号) 第2条:各级卫生部门是对公共场所卫生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卫生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健全监督网络,充实监督人员和技术装备。第4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个体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工作。 二、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的依据 (一)法律1、《食品安全法》第5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传染病防治法》第6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29条: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3、《执业医师法》第4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4、《献血法》第4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