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试用期受伤该如何处理 |
释义 | 试用期的劳动者工伤后仍可申请赔偿,单位拒赔可举报;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也应享受工伤待遇;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 法律分析 1、试用期的劳动者遭到工伤后依然是可以申请该有的赔偿,如单位不肯赔偿可以去劳动部门举报单位这种违法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即表示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员工自订立劳动合同起,就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再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即在试用期发生工伤也应享受工伤待遇。 3、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的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拓展延伸 处理试用期中发生的员工受伤情况及相关法律责任 在处理试用期中发生的员工受伤情况及相关法律责任方面,首先需要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雇主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受伤,雇主应立即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确保员工得到适当的医疗照顾。同时,雇主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记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雇主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用、工伤补偿金等。另外,员工也有权利寻求法律援助,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维护。因此,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雇主应积极配合员工的合理诉求,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公平和公正的处理结果。 结语 试用期中发生工伤的劳动者有权申请应有的赔偿,单位不愿赔偿可向劳动部门举报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试用期内发生工伤也应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劳动法》规定,患职业病或工伤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在处理试用期工伤问题时,首先应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并提供适当的医疗照顾。雇主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支付医疗费用和工伤补偿金。员工有权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雇主应积极配合员工的合理诉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平处理结果。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四十九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在确认劳动者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时,当事人对劳动关系、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接到申请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决。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主张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期间,劳动者的治疗费用按照职业病待遇规定的途径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