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有权怀疑,但无权逼人家承认。况且,疑邻盗斧的典故对人是有启发教育的。不管情况是否属实,只要没有捏造、歪曲事实,侮辱、诽谤他人,也没有向外人扩散,就是合法行为,不侵权。以下3种会对被举报人构成侵权:蓄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构成诬告陷害罪;虽然犯罪事实存在,但事实证明被怀疑对象并无犯罪嫌疑,举报人仍坚持认为怀疑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并刻意对外传播,应担民事侵权责任;举报者举报后,即使在有关机关调查、处理过程中,也不停地四处举报、控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