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借款人借款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提前对专业融资机构及贷款服务平台有所了解,并通过工商等渠道获知相关机构的真实信息,通过正规途径申请贷款; 2、如果不慎遇到门槛较低的借款诱惑,应当保持高度警惕,切忌提前支付利息等费用; 3、不论是与正规贷款机构签署合同,还是与私人签订借款协议,都应当就本息、周期、还款方式、服务费、违约职责、借贷双方身份信息等进行详细表述,避免日后对自己造成不利; 4、如若碰到恶意欺诈、高利贷、乱收费等现象,应当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法律武器,坚决向违法行为说“不”,及时报警或向监管单位举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