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 工资 ,且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 最低工资标准 。 《 劳动合同法 》第69条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 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15日。而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应当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劳动合同法》第70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 试用期 。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范,第68条对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义: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69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因此,作为“小时工”可以与用人单位通过口头约定的方式,建立和确定双方之间的 劳动关系 。而与此不同的是,全日制用工下的用人单位则应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 劳动合同 。 综上所述,每小时工作实际上是法律的兼职工作。 兼职就业是指以小时支付的就业形式,同一雇主在一周内的平均日工作时间不到5小时,累计工作时间少于每周30小时。 如果同一雇主的平均日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或一周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0小时,则视为全职劳动。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