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吸毒与被骗:哪种行为更严重? |
释义 | 被人骗吸毒也犯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迫他人吸毒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未成年人的处罚更为严重。 法律分析 一、被人骗吸毒也犯法吗 1、吸毒是违法行为,但被人骗吸毒情节不严重,如果被抓,会被行政拘留10到15日,多次吸食会被强制戒毒6个月或者2年。建议立即戒毒。 2、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骗人吸毒者已经是触犯刑法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报警处理,将此人绳之以法。如果他执迷不悟,千万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卫自己。 二、被人骗吸毒也犯法吗的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吸毒与被骗:哪种行为对社会危害更大? 吸毒与被骗是两种不同但同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行为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吸毒者可能会发展成为犯罪分子,为了满足毒品需求而从事非法活动,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威胁。被骗行为则直接损害了人们的财产和信任。被骗者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其生活和工作。此外,被骗行为也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基础,导致人们对他人的猜疑和不信任。综上所述,无论是吸毒行为还是被骗行为,都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防范和打击。 结语 吸毒与被骗是两种不同但同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行为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的严重损害,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被骗行为则直接损害了人们的财产和信任。被骗者可能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其生活和工作。综上所述,无论是吸毒行为还是被骗行为,都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防范和打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四)发现假药或者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六十条 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