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调解种类有哪些?
释义
    四种调解形式:诉讼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根据主体不同,有律师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其中,法院调解属于诉内调解,其他属于诉外调解。
    法律分析
    调解主要有四种:
    1、诉讼调解(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的调解);
    2、行政调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调解);
    3、仲裁调解(仲裁机关在仲裁过程中的调解);
    4、人民调解(群众性组织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根据调解的主体不同,有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律师调解等。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进行的调解;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行政调解是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进行的调解;仲裁调解是在仲裁机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在这几种调解中,法院调解属于诉内调解,其他都属于诉外调解。
    拓展延伸
    民事调解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民事调解是指通过调解人的中立、公正和专业的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的纠纷性质和特点,民事调解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常见的民事调解分类包括家庭纠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合同纠纷调解、邻里纠纷调解等。家庭纠纷调解主要解决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劳动争议调解涉及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合同纠纷调解解决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等;邻里纠纷调解处理邻里间的纠纷,如噪音、扰民等。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广泛,可以解决各种民事纠纷,减轻法院的负担,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包括诉讼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人民调解。不同主体负责不同类型的调解,如法院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等。民事调解则是通过中立、公正和专业的调解工作,解决各类民事纠纷,如家庭纠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和邻里纠纷等。民事调解的实施可以减轻法院负担,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9: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