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上诉一次失败还能再上诉吗
释义
    我国是两审终审制所以只能上诉一次,上诉一次没有成功的话,判决就会生效和执行,不能再上诉了,但可以申请再审,申请再审期间不影响案件的执行。二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
    一、一审与二审的区别
    一审与二审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议最终予以解决。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
    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
    3、审查对象和范围不同。
    一审法院审查的对象是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仅对所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相关的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审查;而二审法院审查的范围除此以外,其直接审查对象还包括一审裁判是否正确,即二审程序中的审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和一审裁判的双重性审查。
    4、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
    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制,原审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既可以充当上诉人、也可以充当被上诉人。
    5、审理方式不同。
    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法院除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外,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
    6、裁判方式不同。
    一审判决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质量,可以作出维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撤销判决、确认判决、限期履行法定职责和变更判决等;二审判决则限于维持原判、依法改判两种,并可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7、审理期限不同。
    行政案件一审审理器是三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这就是说,二审的审理期限比一审期限少1个月。
    二、债务纠纷二审不服可不可以上诉
    债务纠纷二审不服可以上诉。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二审的判决结果是终审,不能再上诉,如果对二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只能申请再审或者抗诉。
    二审不服申请申诉的方式,具体如下:
    1、可以由被告人、被害人、自诉案件的检察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被告人及其法定代表人和近亲属提起;
    2、也可以向原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或者同级、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提出上诉时,应该要提交一式三份的申诉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的,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
    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后能否上诉
    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后能否上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终审判决已经生效了,不能上诉;
    2、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
    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