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主体是什么
释义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一、劳动者,应是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某些特殊行业(如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招收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员,但需经劳动人事部门审批。
    二、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体经济组织。
    那么,我国的用人单位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在中国境内的依法棱准登记的企业。
    二、依法核准登记的个体经济组织。
    三、依法成立的事业单位。
    四、依法成立的国家机关。
    五、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方式有哪些?
    一、员工辞职然后与第三方企业签定新的劳动合同。第三方企业在发给员工的要约中必须明确规定,只有员工向原企业提出辞职,要约才能生效。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原企业无需为此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第三方企业对于员工将会给出较高的待遇以获取员工的同意。
    二、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为此企业可以签订协议,约定由第三方企业负担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
    三、三方协商转让,约定由第三方企业承继原企业在劳动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但第三方企业可以与员工进行协商变更。这种方法应当约定员工的工龄继续计算,并且在原合同项下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如此,企业将无需立即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并不受到任何损害。
    以上就是关于劳动合同主体的相关内容了,主要指的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自然人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称为劳动者。你清楚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4: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