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后能取得年终奖吗 |
释义 | 离职后的年终奖: 1、如果符合领取年终奖的条件,员工有权领取年终奖; 2、年终奖争议一般发生在离职员工与原公司之间。对于没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企业而言,在劳动仲裁时承担年终奖的风险要高一些。 3、对于已经明确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年终奖在离职后不予发放的企业来讲,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劳动者在做满一年后离开公司,这时年终奖的考核依据已经确定,只是在实际计核和发放时员工已离开公司; 二是劳动者在公司没有做满一年,其年终奖的请求主要是按照一年业绩的月份比例来比照。 对于这两种情形,前一情形劳动者要求企业支付年终奖得到仲裁认可的可能性大于后者。 一、年终奖是什么? 年终奖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年终奖发放方式,法律无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入职不满一年13薪要怎么算 入职不满一年13薪需要看公司规章制度是否有第十三个月工资的规定,如果没有,可以按照入职当年工作时间折算第十三薪。 13薪通常是指工作期满一年后,可以领取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一般情况下,“13薪”就是年底双薪,每年第12个月时,用人单位多向员工发放一个月的薪水还有个别公司,以12月为一轮,当员工工期满12个月时,发放13薪。例如月薪3000,当年底或者满12个月工期时,第十三个月发放工资时为6000。如果是年底发放13新的单位,按照13薪工资月薪12工作月份的公式进行计算。月薪3000,工作了3个月到年底,那么年底发放工资为本月工资3000元。事业单位转正未满一年不享受十三个月工资。十三个月工资实际上是上一年度的考核合格后发放的工资。而含试用期的第一年是不参与单位考核,所以没有第十三个月的工资。 发放“13薪”是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人才时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这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还有个别公司,以12月为一轮,当员工工期满12个月时,发放13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除了每年十二个月的正常每月发放工资外,作为年终奖或者其他奖励措施而发放的所谓第十三个月工资。这是由各单位依据其规章制度的规定自行确定的,法律不会对此作出强制发放的规定的,因为这属于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要按月足额发放工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