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民法典的反担保有什么规定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了反担保的相关规定。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第三人提供担保后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可以是抵押、质押或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质押。反担保和担保一样,具有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功能。反担保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第三人先提供担保、债务人或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等。反担保的形式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符合法定登记或转交占有的要求。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反担保有什么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反担保的种类有求偿抵押、求偿质押和求偿保证三种。从本质上讲,反担保也是担保,其同样具有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功能。由于原本担保人的追偿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因此反担保所担保的属于未来的债权,这一点与最高额保证、最高额抵押同。担保适用的原则、方法、标的物、担保物种类均适用于反担保。但反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保证、抵押、质押。反担保是担保人转移担保风险的一种措施,其本质和担保并无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七条【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反担保】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 第六百八十九条【反担保】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二、反担保成立须要什么条件 (一)第三人先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才能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二)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 (三)只有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时,才能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 (四)须符合法定形式,即反担保应采用书面形式,依法需办理登记或移交占有的,应办理登记或转交占有手续。 (五)担保适用的原则、方法、标的物、担保物种类均适用于反担保。但反担保的担保方式只有保证、抵押、质押。 结语 民法典规定,保证人可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可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可为债务人提供的抵押、质押,或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质押。求偿抵押、求偿质押和求偿保证是反担保的种类。反担保与担保一样,促进资金融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反担保是担保人转移担保风险的措施,与担保无差别。反担保须满足条件:第三人先提供担保,债务人或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反担保采用书面形式,且符合法定登记或移交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百九十条 保证人与债权人可以协商订立最高额保证的合同,约定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保证。 最高额保证除适用本章规定外,参照适用本法第二编最高额抵押权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百八十九条 保证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章 保证合同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