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地摔伤后如何申请赔偿 |
释义 | 工伤认定、赔偿及争议解决程序:单位应申请工伤认定,否则职工可自行申请;认定后,单位负责医疗费、误工费申请;残疾鉴定由劳动部门指定机构进行;赔偿协商不成可仲裁,不服可诉讼;判决生效后单位不支付赔偿费可向法院执行;对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但难度较大。 法律分析 1、如果已经缴纳过工伤保险,发生事故后则由单位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认定工伤之后,发生伤残的由劳动部门指定的机构作伤残鉴定,按照鉴定等级,计算残疾补助金,另外误工费、医疗费由单位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保机构会将钱发下的。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话,这个情况,单位一般不会申请工伤认定的,这个时候,员工一般要自己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之后的程序跟上面的一样,只是到时钱由单位出。 3、与所在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4、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5、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6、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拓展延伸 工地摔伤后应该如何处理赔偿事宜? 工地摔伤后,处理赔偿事宜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照片等。然后,向工地负责人报告事故,并填写工伤报告。同时,联系劳动保险机构或雇主,了解工伤赔偿政策和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向雇主提出索赔要求,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如果雇主不同意赔偿或拖延处理,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保持沟通和记录整个赔偿过程,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法规和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结语 工地摔伤后,赔偿事宜需遵循程序和注意事项。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并保留证据,向负责人报告事故并填写工伤报告。联系劳动保险机构了解政策和程序。提出索赔要求并提供证据支持,如遇拖延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保持沟通和记录赔偿过程,维护自身权益。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个人实际处理。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