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抽逃出资行为构成虚假出资罪,数额巨大或导致严重后果,判处拘役至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实施抽逃出资行为,单位罚金,直接责任人员拘役至五年以下。 法律分析 行为人实施抽逃出资之非法行为,构成《刑法》上规定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如果抽逃的出资数额巨大,或者因抽逃出资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或者行为人具有其他的严重性情节,则对行为人判处拘役至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是单位实施抽逃出资行为的,则单位判处罚金,直接责任人员判处拘役至五年以下。 拓展延伸 抽逃出资罪的法律规定及刑罚幅度 抽逃出资罪是指企业、个人通过虚构交易、虚报资产、虚增负债等手段,将资金转移或隐匿,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抽逃出资罪属于经济犯罪,其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和第二百八十四条。根据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刑罚幅度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具体刑罚幅度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裁定。需要注意的是,抽逃出资罪的刑罚幅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犯罪主体的归案自首情况、是否有赃款赃物追缴等。因此,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综合因素进行量刑决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 抽逃出资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其法律规定明确了相应的刑罚措施。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如实施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行为,若数额巨大或导致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拘役至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实施抽逃出资行为的,将受到罚金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则可能面临拘役至五年以下的刑罚。在具体案件中,法院将根据综合因素进行量刑裁定,以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抽逃出资罪的存在和严惩,有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下: 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