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辞职走人 |
释义 |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或变更过程中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劳动者在不真实情况下达成协议的行为,以及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劳动者权益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或者其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也都属于违法行为。这些行为都违反了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分析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四)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五)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六)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拓展延伸 合法的离职情况及注意事项 合法的离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1. 合同到期或双方协商解除;2. 雇主违反劳动法规定;3. 工资未支付或拖欠;4. 工作环境不安全或危害健康;5. 雇主违背合同约定;6. 被歧视或受到虐待;7. 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或休假权益;8. 遭受性骚扰或恶意诽谤;9. 公司破产或重组;10. 个人身体或家庭原因等。注意事项包括提前通知雇主、书面辞职、交接工作、保留相关证据、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程序等。在离职前应咨询专业律师或人力资源部门以确保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合法的离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到期或双方协商解除、雇主违反劳动法规定、工资未支付或拖欠、工作环境不安全或危害健康、雇主违背合同约定、被歧视或受到虐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或休假权益、遭受性骚扰或恶意诽谤、公司破产或重组、个人身体或家庭原因等。离职前应咨询专业律师或人力资源部门以确保合法权益,注意事项包括提前通知雇主、书面辞职、交接工作、保留相关证据、维护自身权益、遵守法律程序等。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