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管辖权异议的概念和意义 |
释义 | 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提出的不服意见。管辖规则包括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多数异议针对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有两种途径,一是法院审查异议后移送,当事人可上诉;二是法院依职权移送,有争议。有学者主张赋予当事人提异议权以纠正错误。 法律分析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指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即在运用哪些管辖规则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该法院无管辖权。 管辖规则以法律规定和法院裁定为标准,分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实践中,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多数是针对地域管辖,对此,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 应针对不同的情形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移送管辖的发生有两种途径,一是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依法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二是当事人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依职权审查后认为本院无管辖权,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对于第一种移送管辖,依据140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上诉,也即赋予了当事人对此种移送管辖提异议的权利。对于法院依职权作出的移送管辖,因其是法院的职权行为,为维护法院的权威,有学者认为应禁止当事人提异议。也有学者主张,在实践中法院移送错误的情形还是存在的,应当赋予当事人提管辖权异议,以纠正其错误。 拓展延伸 管辖权异议的法律适用与实践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主张该法院无权审理该案件。在法律适用与实践中,管辖权异议的解决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法院会仔细审查管辖权异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考虑案件的管辖范围、法律规定和相关判例。其次,法院可能会进行听证或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以确定管辖权的归属。最后,法院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出最终决定,确定案件的管辖权。在实践中,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管辖权的正确行使,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管辖权异议的法律适用与实践是确保司法程序正当性和案件审理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结语 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提出异议,主张该法院无权审理案件。解决管辖权异议需要综合考虑案件范围、法律规定和判例。法院会审查异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能进行听证并要求提供证据。最终,法院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出决定。保障当事人权益、确保正确行使管辖权是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的重要环节。管辖权异议的法律适用与实践确保司法程序正当和审理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二十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