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降准降息对经济影响 |
释义 | 降准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市场上可流通的资金量,以此提振现在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降息中的息是指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制定本行存款利率的标准。降息意味着人们从银行贷款的成本下降,银行存款的预期收益也下降,人们倾向于投资和消费资金,降息的主要影响是刺激经济。 一、短债和货币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1】估值方式 货币基金的估值方式是摊余成本法。打个比方,假如货币基金投资一只债券,这只债券的利息就会被平摊到每一天计算收益,即使债券价格下降,货币基金有短期亏损,它每天的收益也是正数。 短债基金就不同了,估值方式是市价法。短债基金每天的净值都会波动,和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一样。短债基金的风险虽然不高,但是短期内净值波动,持有是可能亏损的。 【2】投资品种 短债基金一般投资短期债券,收益相对较高,波动相对较大。而货币基金一般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大头是银行存款、存单、国债等,短期债券占比较少,收益相对较低,波动也小一些。 【3】投资限制 短债基金的投资限制比较少,而货币基金投资标的信用等级、组合流动性等方面限制较多,这也是货币基金更加安全的原因。 【4】风险收益 短债基金的风险更高,收益波动更大。市场利率下降时,货币基金收益下降,债市行情变好,短债基金收益上升。反之,短债基金收益不如货币基金。 二、房贷利率上调已经贷款的会有影响么 第一种情况,如果房贷合同约定按当时央行基准利率或商业银行挂牌利率执行,不因利率调整而影响;那么央行基准利率有所提高或商业银行上浮房贷利率,则按揭房贷者不会增加利息支出。 第二种情况,而如果房贷者与银行合订合同时约定房贷利率随央行基准利率调整而调整,如果当央行基准利率提高时,房贷者偿还贷款的利率就会提高,偿还贷款的利息就会增加。 第三种情况,如果房贷合同约定按商业银行挂牌利率执行,当商业银行挂牌利率提高时,房贷者偿还贷款的利率就会提高,偿还贷款的利息就会增加。 举个例子,购房者在某商业银行购房贷款100万元,当时约定房贷执行利率为5.2%,贷款20年,每月还贷5200元。现在房贷利率上调至5.72%,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那么你每月的还贷金额还是5200元。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你每月的还贷金额就会增加至5217元。 房贷利率上调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这提高了购房成本,降低了购房者对房屋投资的期待,对稳定房价还是有一定作用。 三、利率互换的影响是什么 (一)利率互换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 在对资产和负债头寸进行管理时,可以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管理,而用利率互换则更具有优势。由于利率互换是以名义本金为基础进行的,即它可以不经过真实资金运动,直接对资产负债额及其利率期限结构进行表外重组。在负债的利率互换中,付固定利率相当于借人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务,会延长负债利率期限;付浮动利率相当于借入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务,会缩短负债的利率期限。而在资产利率互换中,收固定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固定利率债权,会延长资产的利率期限,而收浮动利率等于占有一笔名义浮动利率债权,会缩短资产的利率期限。为此,积极扩大运用利率互换工具,有利于提高利率风险管理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二)利率互换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由于长期以来利率的制定完全取决于人民银行,本币存贷款利率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外币存贷款利率是人民银行委托中国银行制定的。其他银行都采用“盯住”的方式在基准利率上下小幅波动,利率的完全浮动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同业问的竞争,冲击传统业务,缩小存贷款利差,加大各类利率风险的暴露,减少净利息收入。 利率市场化将使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各商业银行竞争的关键和焦点。而利率互换则是各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若预期利率上升,浮动利率负债的交易方,为避免利率上升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损失,就可以与负债数额相同的固定利率和交易者进行互换,所收的浮动利率与原负债相抵,而仅支出固定利率,从而避免利率上升而带来的增加融资成本的风险。同样,对固定利率的借款者而言,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享受利率下降带来融资成本降低的好处,也可以将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 (三)利率互换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必然使中国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提高,目前已经超过80%;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1996就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5年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部分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居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外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外债利率风险骤增。美国全国期货协会主席汉森曾经指出:“中国对其外汇贷款不进行套期保值而带来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过去在期货交易中受到的损失。” (四)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产品和交易工具不断增加。截至2007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达12.3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33.2%;债券总成交量达到62.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3%;累计债券发行量为41805.03亿元,比2006年增长40%。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都积累了巨大的利率风险需要对冲。以固定利率债券的平均持有期4.4年测算,利率每上升1%,商业银行固定利率债投资市值将损失1200亿元。作为规避债券利率风险的强烈需求,而利率互换是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工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