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煤矿产企业相关法律法规(非煤矿山违法生产十二种行为) |
释义 | 1.非煤矿山违法生产十二种行为 非煤矿山违规生产的行为山东奥普矿山为您列举出了十二种相关的违章内容: 1、无证、无照不全或证照过期从事勘查、建设、生产、经营的。 2、盗采矿产资源。 3、以采带探、超层越界开采,以及不同矿山井下巷道互相贯通的。 4、关闭取缔后又擅自恢复生产建设,已纳入资源整合范围予以关闭扔继续从事生产建设,以及整合名义违规组织生产建设的。 6、资源整合后未冲洗取得采矿许可证,未依法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手续擅自生产的。 7、尾矿库为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的。 8、向无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提供民爆物品。 9、发现重大隐患隐瞒不报,以及不按规定期限进行整改的。 10、对事故隐瞒不报的。 11、拒不执行安全督管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12、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建设生产经营行为。 2.非露天煤矿开采的安全法律法规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十项规定由烟台奥普矿山机械为您整理相关的内容: 1.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到位。 2.必须确保全员培训合格,“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3.必须确保相邻的采石场采矿许可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大于300米。 4.必须按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 5.必须落实爆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未经批准的必须采用中深孔爆破。 6.必须实行湿式凿岩作业。 7.必须使用机械二次破碎和铲装作业。 8.必须落实边坡安全措施。 9.必须按设计排土,加强排土场管理。 10.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装备和物资配备及应急演练到位。 3.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哪些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 原发布者:技术员童鞋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要点:理解我国安全生产的新方针;了解安全生产主要法律制度;了解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职工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培训学时:8学时。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及主要法律制度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新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第一”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各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近年来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安全生产方针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包括煤矿企业在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产生方针;广大职工要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并在生产 4.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有几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近日发布通知,就全面推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通过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较大事故持续下降,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非煤矿山企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矿山数量明显下降,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更好落实。 意见明确,将综合评估企业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安全业绩等方面的风险因素,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和专家“会诊”结果,将企业按照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 意见特别明确了应当纳入高风险级别实施重点监管的对象,包括:井下同期作业人数超过30人(含30人)、开采深度超过800米、“三下开采”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的地下矿山;边坡高度超过200米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的露天矿山;库容超过1亿立方米、坝高超过200米以及库址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的尾矿库;井口产出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超过20ppm、原油站场储罐容量超过3万立方米、天然气站场净化处理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天或者周边环境复杂的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 此外,意见还对于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存在明显安全的多种情形作了规定,要求直接对其评定为D级企业,依法严厉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隐患;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关闭。 根据意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评估的重要内容包括固有风险、设备设施、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人员素质、企业安全业绩等五个方面。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将根据企业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其风险级别,实施动态化评估分级。 在监管方面,还将凸显差异化管理特点,将鼓励A级企业强化自我管理,促进B级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C级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督促D级企业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努力降低安全生产风险。 5.非煤矿山企业安 该内容由 梁勤栓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