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这起过期饮料“退一、赔千元”案子有意思! |
释义 | 何小姐在某知名卖场的同一门店内买了20瓶价值5元的过期饮料,并且逐一分单就饮料进行结账之后,何小姐靠着自己的法律知识将该事件分20个案件,把卖场告上法院,要求卖场每个案件都实行“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每个案件退还及赔偿自己1005元。2019年7月的某个周末,何小姐来到家附近的一个大卖场购物。无意间,何小姐发现货架上出售的一款价格5元的饮料生产日期是2018年5月,保质期12个月,明显这款产品过了保质期!何小姐是个法律爱好者,她意识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她可以要求卖场退一赔十,且由于这款饮料单价较低,她还可以要求卖场每瓶退赔1000元。“这可是个让自己赚点小钱的好机会,也可以顺便教训一下卖场,让他们不要卖过期食品,坑害消费者”,何小姐想着。于是,何小姐一口气拿了20瓶的该款饮料,分20次,在卖场的多个收银台结账,获得了20张收银条。之后,她向工商部门投诉卖场出售过期食品这件事,要求卖场根据她持有收银条的数量(即20张),每张赔偿1000元,并退还20瓶饮料款100元。卖场只愿意赔偿1000元,并退还20瓶饮料款100元。何小姐遂分20个案件,向法院起诉,每个案件都是要求卖场退回饮料款5元,赔偿1000元。何小姐认为,自己在被告卖场购买了1瓶某品牌饮料,价格5元/瓶,已过了保质期,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卖场应当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应当给付自己1000元赔偿金和退还5元的饮料款,共计1005元。卖场方面表示,何小姐起诉了20个案件,她同一天内,在被告同一门店,多台收银机上购买了20品相同的饮料,说明何小姐是知假买假,不属于正常的消费行为。卖场同意按一瓶饮料退一赔十,并赔偿1000给何小姐,其他19瓶,原件退还。所以,一共退赔1100元。法院在何小姐起诉的一个案件中,判决卖场退还饮料款5元,并赔偿1000元;其余19个案件,均只判决卖场退还饮料款5元。本案的焦点有两处。一、如果购买到了过期的饮料的情况,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二、何小姐购买饮料的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是否能适用“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的法律规定?一、如果购买到了过期的饮料的情况,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本案中,卖场出售过期食品显然属于“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何小姐如果是消费行为,就可以要求卖场“退一赔十,不足一千元的赔偿一千元“。二、本案中何小姐购买过期饮料的行为,是否是消费行为,是否可以适用上述法律规定?律师认为,何小姐是普通的消费者,其购买饮料的行为符合消费的特征,属于消费行为。但何小姐在短时间内,在卖场同一家门店,多台收银机上,逐一分单就饮料进行结账,在取得收条后,分别起诉主张赔偿,其行为有悖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律师认为何小姐多次购买的行为,仅属于一次购买行为,只能以一次购买的标准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