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工商公示的纳税总额都包含如下内容:
 1、增值税:企业在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时应纳入的税费;
 2、企业所得税:企业按照其实际利润金额计算的税费;
 3、个人所得税:企业向其员工或其他个人支付薪资、津贴等收入时应纳入的税费;
 4、资源税:企业在开采、利用矿产资源时应纳入的税费;
 5、印花税:企业在办理合同、票据等各种文书时应纳入的税费;
 6、土地使用税:企业在使用国有土地时应纳入的税费。
 不缴纳税款后果如下:
 1、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因此造成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综上所述,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区所涉及的税种和税率可能会有所不同,纳税总额也会因此有所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第八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