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前财产到底可以怎么转移
释义
    离婚前转移共同财产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违法的行为。只有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也就是夫妻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话,才能转移或者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这主要因为,夫妻共同财产是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双方都享有相应的所有权利。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可能侵犯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1092条的规定,在离婚之前,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实施了转移行为的当事人,在离婚的过程中,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来说,人民法院可能不分或者少分实施了转移行为的当事人。
    一、离婚财产转移事后能少分吗
    离婚转移财产事后可以少分,因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离婚时,发现另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夫妻一方在离婚前转移财产属于什么行为
    夫妻一方在离婚前转移属于侵犯共同财产的行为。这种离婚前的财产转移是法律追究的,法院在判决夫妻离婚时会追回转移的财产。隐匿、转移、毁损、出售的财产无法追回的,可以根据财产的评估价值要求对方给予过错赔偿。双方能够就财产价值的评估达成一致的,按照双方的协议确定;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委托财产评估机构对财产丧失前的价值进行评估。离婚时,一方恶意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要求不分或分。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7:07